水泥业提效还须控产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01 03:25:10

  今年水泥行业的首要工作是全力推动行业效益稳增长。1月至2月,全国水泥平均出货率同比下降约4个百分点,显示需求恢复较弱。为实现稳步提效目标,水泥行业仍需依靠淘汰落后产能、推行错峰生产等手段,抑制产能过剩。

  坚持“反内卷”、强化行业自律,是水泥行业效益提升的保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立完整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水泥行业“反内卷”主要是反低价倾销。个别企业用最低价格抢夺市场占有率,导致价格不断下跌,破坏了价格体系的稳定。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导致区域大面积亏损,全行业盈利微弱。据测算,2024年水泥行业总利润250亿元左右,比2020年利润减少近1600亿元。

  “反内卷”需大型水泥企业有责任担当,带头维护行业生态。按照市场需求下降的程度各自主动缩量,尊重已定的市场格局,既不盲目扩产,也不肆意抢夺市场占有率。至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增量发展的目标,要靠实施联合重组来实现。“达成共识”不一定每次都以“打成共识”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大企业要相互支持,在各自的主要市场坚定维护行业生态;在非主要市场,要主动配合同行实施行业自律。

  水泥业强化行业自律,主要抓手是坚持常态化错峰生产。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将“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作为建材行业节能降碳行动的具体措施之一。经过实践检验,错峰生产对水泥行业控产增效颇有成效。泛东北地区水泥企业坚持以效益为目标,控产为手段,通过错峰生产在2024年取得了向好成绩——全年水泥平均价格456元/吨,走出了价格战泥潭,保持了合理利润。实践证明,以控产为主要手段的行业自律,能够为水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错峰生产政策为有效缓解产能过剩,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水泥企业应进一步做好错峰生产,同时积极地推进行业去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和按照批复产能生产的相关规定。企业盈利是实现水泥行业健康良性发展,落实碳中和及超低排放目标,保障行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前提和基础。水泥行业执行错峰生产政策的共识和决心不可动摇,只要有效需求不足、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的局面没有正真获得明显改善,错峰生产就要继续实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