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调研丨万家基金调研特变电工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10-17 15:09:30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查与研究信息,9月30日,万家基金对上市公司特变电工600089)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万家基金成立于2002年8月23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4947.90亿元,管理基金数321个,旗下基金经理共42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520700),近一年收益录得73.31%。

  问:今年国内特高压招标情况如何?特高压项目对公司整体盈利的影响?如何展望未来特高压项目招标情况?

  答:今年上半年特高压项目招标较少,预计下半年会有特高压线路陆续启动招标。特高压产品是公司技术实力的象征,它的毛利率相比来说较高,目前特高压设备收入占公司电力装备业务的10%-20%。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西电东送”这种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依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规划,预计未来每年至少有3-5条特高压线路招标。

  问:特高压直流核心零部件是否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公司IGBT是否依赖进口?

  答:过去如套管、开关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存在国产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但现在公司自主研制的±500kV、±800kV、±1100kV等多个电压等级的套管产品并已实现挂网运行,产品质量和技术均符合标准要求。柔性直流换流阀产品的IGBT产品目前需进口。

  答:近年来,我国电源电网建设规模持续迅速增加。不仅中国在大力推进电力能源建设,全世界内电力基础设施扩建需求亦持续释放,国外市场需求更为旺盛。2025年上半年,输变电产品国内市场签约273.34亿元,国际市场签约超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超14%、80%;后期,公司将紧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应用场景,挖掘增量需求,持续推动做大产业规模。

  答:电线电缆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但市场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公司在电缆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生产110kV以上的高压交联特别是500kV高压交联,同时可生产500kV以下电缆附件,构建了电缆和电缆附件安装一体化优势。变压器产品方面,具备特高压生产能力的企业较少,竞争压力比较小,但配变等商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答:输变电业务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电容器、电抗器、电线电缆及其他输变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

  答:公司更注重全产业链布局和集成服务能力的提升,公司电气设备产品除变压器外,还包括电抗器、电容器、开关等,产品品类更齐全。此外,近年来公司针对瓶颈工序、瓶颈产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化项目技改,公司相关产能有较大提升。

  答:变压器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之间的竞争充分,毛利率相对稳定。公司近两年变压器产品的毛利率18%左右。变压器产品毛利率水平与产品结构相关,直流产品、特高压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如果这些产品占收入比重增加,整体毛利率会有所提升。

  答:2025年上半年国际产品订单签约9亿美元左右,其中变压器订单7亿美元,线多亿美元。

  答:本次中标框架协议,累计总金额24亿美元约164亿元人民币,执行时间为7年,最低执行量为70%。因订单执行周期长,材料价格波动及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影响毛利率水平;本次沙特中标的是电压等级为380千伏的超高压变压器、电抗器等产品。

  答:中东各国经济发展需要匹配相适应的电力供应能力,当前,中东电力市场已全面起步,沙特凭借其市场规模与支付能力,成为该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市场,而周边阿联酋、科威特等传统石油国家经济实力雄厚、购买力强劲。综合来看,中东电力市场预计保持旺盛的需求。

  答:公司海外输变电产品主要出口至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尤其出口至中东地区的产品较多。公司产品国际市场签约增幅较大,一是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二是公司一直重视国际市场,加大相关市场开拓布局、团队建设、产品认证等相关工作。

  答:近几年公司输变电国内外订单持续增长,产能略显紧张,公司针对瓶颈工序、瓶颈产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化项目技改,实现质量一致性与效率提升,产能有所增长。

  答:公司对海外建厂秉持审慎战略,后续将综合评估目标市场的规模体量、竞争格局及对周边国家的辐射能力,结合自身产品竞争力与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审慎投资。

  答: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电气化向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电力始终是核心基础保障要素,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普及以及电网现代化升级改造的深入推进,为电力设备制造商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机遇。预计未来3-5年输变电市场仍保持旺盛的需求。

  答: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项目于2022年下半年建成投产,直至2023年四季度全面达产,内蒙古项目是行业内首条10万吨一体化项目,全面达产达质过程较长;准东10万吨/年多晶硅项目于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2023年底达产。2023年,两项目处于达产期,导致公司多晶硅平均成本高于同行业水平。2024年上半年,公司各生产基地处于满产状态,生产成本基本与行业第一梯队持平。公司持续实施提质降本技术改造,多晶硅产品成本进一步下降,目前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水平。

  答:能否满产取决于市场需求,在当前行业自律的大背景下,所有多晶硅生产企业的产能均有所限制。

  答:公司单个10万吨多晶硅产线的折旧、员工薪酬等成本约8,000万元/月左右。

  答:新特能源上半年减亏得益于公司综合施策,除了多晶硅自身亏损减少以外,新能源电站建设、逆变器、SVG等电力电子设备产品销售以及电站投资收益均为新特能源带来一定的收益。今年下半年,随着多晶硅价格回暖,公司多晶硅产线可持续减亏。

  答:是否计提减值主要取决于多晶硅价格情况与电站是否出现减值的迹象,按照会计准则,公司每年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进行评估后确定是否计提减值。

  答: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正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规模约4.25GW,其中风电装机2.88GW,光伏装机1.37GW。风电、光伏电站分布在全国各省,虽然部分地区因限电或风资源波动导致发电效率有所差异,但总体运营效益保持稳定。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属于重资产投资,未来公司对新能源电站的开发将保持稳健节奏。

  问:公司准东3GW火电站预计什么时候投运?3GW电站电力消纳是否有保障?

  答:准东3GW电站预计2026-2027年投运。项目建成后,公司将通过市场化交易的方式使用项目电力用于高纯多晶硅生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上述项目电力的消纳。

  答:目前柔直市场体量相对有限,未来市场潜力较大。公司在乌东德柔直项目上已经取得较好的运营业绩,客户对公司的产品质量、研发能力等高度认可,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公司柔直换流阀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具体的市场份额将取决于竞争情况。

  问:煤炭行业反内卷相关政策对公司是否有影响?公司上半年煤炭产量多少?今年产量会有增长吗?

  答:今年下半年国家开始进行煤炭行业的“反内卷”,通过核查超产、违规生产等一系列举措,供给侧将减少供应,有利于煤炭稳价,利好公司煤炭产业。公司煤炭的核定产能是7,400万吨,2025年上半年实现原煤产量3,600万吨左右,全年按核定产能进行生产。

  问:公司煤炭在疆内疆外的销售结构怎么样?煤炭热值处于什么水平?煤炭终端客户构成情况?

  答:公司煤炭疆外销售占比约20%左右。公司煤炭热值约4,400-4,600大卡。煤炭客户主要以火电厂为主。

  答:因新增火电装机需获得国家批准,属于稀缺资源,公司目前没有获批新的火电装机。

  答:公司20亿立方米/年项目是三个煤制天然气国家示范工程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170亿元,建设期3年,预计2027年可建成投产。根据可研报告,按照煤价150-160元/吨,合成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销售价格不同,项目收益率区间为6.54%-11.71%,利润区间为10-20亿元/年。根据西气东输管输成本,准东至上海管输费用为0.75元/Nm3左右,准东至北京管输费用为0.60元/Nm3左右。公司目前已与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区的客户进行接触洽谈,具体销售地主要看市场需求及价格。我国天然气每年需求量约4,500亿立方米,每年进口量约1,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该项目长期收益有保障。该项目消纳580万吨煤炭产能,推动煤炭从燃料转为原料的高效清洁利用,实现公司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促进公司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答:公司选择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因为天然气属于大宗商品,市场需求量大,可通过国家管网直接销售。我国煤制气技术经过十多年发展已日益成熟,工艺水平显著提升,正在运行项目为行业积累了可靠经验;公司引进了一批具备国内煤制气项目经验的专业人才及团队;多晶硅等化工领域的技术积累也为煤制气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支撑;公司煤制气项目的技术、工艺路线及设备选型等已在成熟运行项目中得到验证,公司有信心保证煤制气项目成功建设并运营。

  答: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较高约40%,天然气市场需求仍比较旺盛,未来天然气价格主要受供需影响。

  答:2024年,公司黄金产品产量(金金属量)约2.5吨,今年黄金产量(金金属量)约3吨。公司黄金业务毛利率超50%。

  答:公司未来资本开支主要集中在煤化工项目、氧化铝项目、前期已决策投资的输变电项目、新能源电站等。

  答:未来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仍将在输变电、能源、新能源方面。输变电业务板块方面,得益于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等输变电业务预计将稳定增长。多晶硅业务方面,未来随着落后产能的逐步出清、国家反内卷政策的执行以及下游需求的逐步回暖,行业有望回归良性发展。能源业务方面,公司正在加快建设煤制气项目,未来也会是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答: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比例基本占当年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分红政策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未来具体的分红计划会综合考虑公司盈利状况、未来发展资金需求,平衡好投资者收益和公司的长期发展等多种因素之后制定;